鄉親們吃上“旅游飯”
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8月在安徽考察時指出,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,努力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。
宿州市將文旅消費作為擴大內需、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,立足全域旅游視角,深耕本土文化,深化文旅融合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接待游客2000萬人次、實現旅游收入140億元,同比均增長7%以上,文旅產業保持穩健增長態勢。
8月5日,蕭縣白土鎮張村的“葡堤原鄉”休閑度假區熱鬧非凡。村黨總支書記陳波化身“推介官”,穿梭于各個景點,向游客們推介村里的“寶貝”。
“大家看,這片葡萄園可不一般,一畝地只種6棵葡萄樹,結的葡萄甜得很。”陳波站在葡萄文化長廊下,給游客遞上剛摘的葡萄。
萌寵樂園里有各種可愛的小動物,孩子們在村民飼養員的引導下,興奮地與園內孔雀和梅花鹿互動;夜色中的露營基地,游客三五成群,愜意地在音樂聲中享用燒烤。
“后續還將舉辦采摘節、豐收節、星空嘉年華呢,保證大家不管啥時來張村,都能玩得盡興。”陳波忙著給游客助興,嘴里不停念叨著村里接下來的活動安排。
曾經,張村是個“地有三尺堿,山無一寸泥”“人均七分田,累毀不掙錢”的窮山洼。近年來,該村以葡萄產業破題,改良鹽堿土壤、改進種植技術,同時,引進專業運營團隊,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,打造休閑農業綜合體——“葡堤原鄉”休閑度假區,建設游客服務中心、萌寵樂園、秋千樂園、垂釣中心、露營基地、國防教育基地等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項目,形成了集休閑采摘、觀光度假、科普研學、餐飲娛樂于一體的新業態。
如今,張村每年接待游客約8萬人次、研學團隊3000余人次,帶動就業260余人,拉動周邊餐飲、住宿等行業年增收逾50萬元。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8年的1.1萬元提高到去年的2.5萬元。
“以前在外地打工挺辛苦,現在在家門口當景區的小火車司機,收入穩定還能照顧家。”村民朱俊杰的話道出了鄉親們的心聲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他一樣返鄉加入文旅行業。
從“窮山洼”到“風景區”,從面朝黃土到笑迎游客,張村的蝶變,是蕭縣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縮影。
作為皖北重要的農業大縣,蕭縣將“七彩農業”與鄉村旅游深度結合,讓田野變成景區、農房變成民宿、勞作變成體驗。
在丁里鎮郭莊知青園,紅色旅游與知青文化在這里碰撞出獨特魅力;杜樓鎮鞭打蘆花孝文化基地,通過情景劇、故事會等形式,讓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;官橋鎮沈峪桃花塢,每年春季百畝桃花盛開,吸引八方游客……一個個農文旅融合基地串點成線、連線成面,構成了蕭縣鄉村旅游的絢麗畫卷。
文化是旅游的靈魂。蕭縣深挖千年古城的歷史文化資源,高水平打造以天然氧吧為主要特色的大皇藏康養度假區、以紅色教育為主要特色的蔡洼紅色文化旅游區,高標準建設以書畫美食、文化創意、夜間經濟、科教研學、近郊休閑、展會節慶等為主要特色的“龍鳳雙城”都市休閑旅游圈。
蕭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許蕾告訴記者,今年上半年,蕭縣接待游客約349.73萬人次,同比增長6.8%,旅游綜合收入約27.38億元,同比增長8%。近期,蕭縣“葡堤原鄉”休閑度假區被正式認定為“2024—2027年安徽省研學旅游示范基地”,沈峪桃花塢入選安徽省第三批后備箱工程基地。
記者 何雪峰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-08
-
2
-
3全市寵物經濟產業發展工作調度會召開 08-04
-
4上半年宿州市水利建設投資增幅全省第一 08-04
-
5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順利實現“雙過半” 08-02
-
6全市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08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