嗩吶穿過青紗帳
立秋了,宿州鄉下的風物卻還留著夏日的余韻。玉米稈子青郁郁地挺立著,碧綠的棉花桃才剛結出不久。蟬聲依舊聒噪,只是到了早晚間,風中開始夾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涼意。這個時節回到故鄉,漫步田野間,我突然格外念想起嗩吶的聲響來。
皖北人向來以嗩吶為魂魄,這話是不錯的。鄉人有諺云:“一生聽三響。”所謂三響者,即生也,婚也,死也。初生時聽一次,結婚時聽一次,死亡時又聽一次。這嗩吶聲便如影隨形,貫穿了鄉下人的一生。
幼時,每每聽見遠處傳來嗩吶聲,便知是有人家“辦事”了。那聲音先是隱約可聞,繼而漸漸逼近,終于排山倒海而來,震得人耳膜生疼。吹嗩吶的人鼓起腮幫子,脖頸上青筋暴起,仿佛要將五臟六腑都吹將出來。那聲響穿透力極強,十里八鄉皆可聞見。鄉下人稱之為“吹喇叭”,而操此業者數人,則組成了所謂的“喇叭班子”。
我認得一個吹嗩吶的,姓馬,人都喚他老馬。老馬生得瘦長,兩頰凹陷,眼睛卻極有神。他自小習此藝,能吹百十種調子,喜怒哀樂,無不能以嗩吶表達。他常道:“吹嗩吶不是用嘴吹,是用心吹。”這話在旁人聽來,未免有些玄虛,然而老馬的確吹得極好。記得那年早秋,村西頭王家的老爺子過世了,王家請了老馬的喇叭班子來送葬。那日清晨,天色微明,晨風帶著露水的濕氣,老馬便領著班子來了。五個人,兩支嗩吶,一面鑼,一對鈸,一個梆子。他們先在靈前吹了一曲《哭皇天》,那聲音凄厲哀怨,直透云霄。送葬的隊伍出發時,老馬走在最前頭,吹的是《大出殯》,曲調悲壯蒼涼,仿佛在訴說一個人一生的坎坷與終結。路上行人聽見,無不駐足嘆息。有幾個老婆子抹起眼淚來,也不知是為逝者,還是為自己將來的這一天。
嗩吶當然不盡是悲聲。不久后,村東張家娶媳婦,也請了老馬。這一回吹的是《百鳥朝鳳》,歡快熱烈,引得一群孩童跟在后面跑。新娘子下轎時,老馬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,腮幫子鼓得如同蛤蟆,嗩吶聲直沖云霄,連樹上的麻雀都驚飛了。喜宴上,老馬又吹了幾支小調助興,眾人喝酒劃拳,好不熱鬧。老馬自己也喝了幾杯,臉紅得像關公,卻仍能吹得一絲不亂。
除了紅白喜事,年節唱戲也少不得嗩吶伴奏。鄉下搭臺唱戲,雖比不得城里的戲園子講究,卻也別有一番風味。戲臺多是臨時搭建的,幾塊門板一拼,鋪上紅布,便算成了。開戲前,必先由嗩吶開場,那聲音高亢激昂,遠遠傳開去,四里八鄉的人便知道要唱戲了,紛紛趕來。戲唱到精彩處,嗩吶更是推波助瀾,把氣氛烘托得極為熱烈。小孩子們聽不懂戲文,卻最愛看吹嗩吶的人鼓起腮幫子的滑稽模樣,常常模仿得不亦樂乎。
老馬曾對我說,他這技藝是祖傳的。他爺爺吹嗩吶,他爹也吹嗩吶,到了他這一輩,自然也得吹嗩吶。他小時候學藝,常常吹得嘴唇破裂流血,卻仍不得歇。他爹說:“嗩吶是咱們的命,不吹,活著還有什么意思?”老馬信這話,便咬牙堅持下來。如今他吹了一輩子嗩吶,雖未大富大貴,但在鄉里也算是個體面人了。誰家辦事若不請他的喇叭班子,反倒顯得不夠隆重似的。
可時代在變。這些年,電視、電影、網絡、手機等越來越普及,年輕人對嗩吶的興趣日益淡薄。老馬的班子接的活兒也越來越少,有時一個月也難得吹上一回。他的兩個兒子,一個去了城里打工,一個開了個小超市,都不愿繼承他的衣缽。老馬常感嘆:“現在的年輕人,耳朵都被那些流行歌曲慣壞了,聽不得真正的鄉音了。”這話雖有些偏頗,卻也道出了幾分實情。
那天,我特意去拜訪老馬。他老了,背駝了,眼睛也不如從前有神。他拿出那支跟隨他幾十年的嗩吶給我看,銅管已經磨得發亮,哨片也換過無數次。他說:“現在這技藝已經列入什么‘非物質文化遺產’了,上頭還來人錄過像,說是要保護。可幾年過去了,真正會吹的人還是沒見多。”言罷,苦笑著搖了搖頭。
我請他吹一曲聽聽。他猶豫了一下,還是拿起了嗩吶。起初有些生疏,吹錯了幾處,但很快便找回了感覺。他吹的是《秋風辭》,曲調蒼涼悠遠,仿佛在訴說一個古老的故事。窗外,立秋的風掠過青紗帳般的玉米地,發出沙沙的響聲,與嗩吶聲交織在一起,竟有幾分悲壯的意味。
吹罷,老馬放下嗩吶,長長地嘆了一口氣,“這曲子,在我老馬家是要絕了。”
我不知如何作答。的確,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,許多傳統的東西都在悄然消逝。嗩吶作為一種民間藝術,雖然被列入了保護名錄,但真正興盛起來的希望卻有些渺茫。年輕人追逐新鮮事物,對祖輩傳下來的技藝興趣索然。老馬的困惑與無奈,或許正是這個時代變遷的一個縮影。
離開老馬家時,夕陽正沉向玉米地的盡頭,余暉將青紗帳染成一片溫暖的橘紅,晚風里有玉米地特有的青澀氣息。遠處,隱約有機器的轟鳴聲傳來,那是新建的工廠在運轉。風掠過,棉花桃子在暮色里輕輕搖曳,仿佛在應和老人那支未盡的曲調……
■ 杜曉童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楊軍在埇橋區開展帶案下訪 08-13
-
2上半年宿州市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實現“雙過半” 08-12
-
3流動的史詩——新汴河⑩ |未來: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-11
-
4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-08
-
5
-
6全市寵物經濟產業發展工作調度會召開 08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