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封舊信里的抗戰記憶
收拾舊物時,偶然翻出70年前二哥寫來的一封信。泛黃的信紙已經脆了,我小心翼翼地展開,字跡依然清晰可辨。讀著讀著,我的手不禁微微發抖,信中的一幕幕往事又浮現在眼前……
搶被子
1938年11月8日,日寇占領泗縣后,城內百姓紛紛四處逃難。當時,父親與伯父在泗縣城內合伙經營一家以自產自銷為主的醬園雜貨店。日寇進城后,在伯父的帶領下,舉家逃往城南農村避難,家中僅留父親一人看家護店。
一天,突然有兩個端著刺刀的日本兵闖入我家,到處亂翻東西。搶得一些貨物后,還要搶家里的一床棉被。父親不顧一切地緊緊抱住被子,堅決不給。二哥在信中義憤填膺地寫道:“弟弟你聽著!那時候刺刀正對著父親心口,可父親寧死不從。”僵持之際,外邊突然傳來一陣哨子聲,他們便緊急撤退了。就這樣,父親才幸免一死。
吃活雞
大概是日本投降的前一年,我只有五六歲,那時發生的一件事,讓我至今難忘——日本兵竟在我家生吃活雞。
當時,家院里放著幾只曬制醬油用的大缸。一天,突然闖進一群身穿日軍裝的日本兵,他們頭戴屁簾帽,腳穿大皮鞋,端著帶刺刀的長槍,滿院子亂竄,逮狗抓雞。有個日本兵逮住一只雞,將雞頭往皮鞋底下一踩,手腳并用地扯拽,雞頭應聲落地;接著他一把一把撕掉雞皮和毛,蘸著醬油缸里的醬油生吃起來,樣子十分駭人,他用嘴撕咬的時候,雞的身子還在抽動……
躲在母親身后的我,嚇得渾身發抖。后來上語文課,老師講到“生吞活剝”“狼吞虎咽”這些成語時,我總會想起那個恐怖的場景。
投降了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。雖然當時年紀小,但我清楚記得那天的情形。
那天,我正在家門口和小伙伴玩耍,忽然街上騷動起來,遠處傳來陣陣叫喊聲。不一會兒,一隊日本兵垂頭喪氣地走過官巷口,朝縣政府方向而去。他們空著手,低著頭,活像一群“落水狗”。街兩旁擠滿了人,有的舉拳喊口號,有的朝他們扔碎磚、爛菜葉,還有人拿著笤帚追打。全城鑼鼓鞭炮聲不斷,歡慶了好幾天。
這三件事,我記了一輩子。如今我87歲了,再翻出二哥的信,那些畫面仍歷歷在目。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很難想象那個年代的事,但這些事情,總得有人記得,也總得有人講下去。
■ 朱世寬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楊軍在埇橋區開展帶案下訪 08-13
-
2上半年宿州市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實現“雙過半” 08-12
-
3流動的史詩——新汴河⑩ |未來: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-11
-
4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-08
-
5
-
6全市寵物經濟產業發展工作調度會召開 08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