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水蔬菜富鄉鄰 集體經濟添活力
8月21日,記者走進埇橋區順河鎮王垅村宿州垅興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,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,只見工人們正各司其職、有條不紊地將新鮮的豆角經過挑揀、水煮、擺盤、烘干等程序,加工成色澤深沉、質地干燥的脫水蔬菜。
“脫水蔬菜是通過去除新鮮蔬菜中的水分制成的干貨產品,這一過程能最大程度保留蔬菜原有的營養成分?!蓖踣獯妩h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李正玲向記者介紹,這類產品具有體積小、重量輕、保質期長等優點,便于儲存和運輸,深受市場歡迎?!俺舜寮w種植的豆角外,我們合作社從今年7月份開始收購本村種植戶的豆角,日均收購量達兩萬斤左右,預計收購工作將持續到9月中旬。僅這兩個月的收購加工業務,就能帶動村集體增收約30萬元?!?/p>
目前,該合作社已與多家收購點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,產品遠銷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城市。
近年來,王垅村依托當地豐富的蔬菜種植資源,積極探索“黨支部+合作社+農戶”的發展模式,引導農戶規模化種植豆角等適宜加工的蔬菜品種,形成穩定的“產供銷”產業鏈。這一模式不僅盤活了當地的閑置土地和勞動力資源,還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,有效帶動鄉村經濟發展,讓集體經濟活力得到釋放。
在流水線上,村民潘秀芳正麻利地將水煮完的豆角進行擺盤?!拔揖褪潜敬迦耍衲攴N了10畝豆角,從采摘到售賣一點不用愁,合作社全都收走了,價格還公道?,F在我還在合作社上班,一天能掙幾十塊,相當于有兩份收入?!迸诵惴夹χf,“以前種地看天吃飯,賣菜還得跑到老遠的市場,現在好了,守著家門口既有收成又有工錢,孩子們也能顧得上,日子真是越過越有盼頭?!毕衽诵惴歼@樣實現“家門口就業”的村民,在合作社還有30余人。
產業旺起來,集體經濟才能壯起來。“下一步,我們將聚焦蔬菜產業提檔升級,圍繞建強‘產業鏈’、做優‘菜籃子’,扎實做好延鏈、補鏈、強鏈文章,讓產業體系更完善、發展動能更充足。”李正玲表示,村里還計劃引入更多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,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,吸引更多村民加入,推動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,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的動力。記者 邵子育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“抗日烽火路”集中采訪活動舉行 08-25
-
2宿州市加大財政投入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08-14
-
3宿州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08-13
-
4上半年宿州市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實現“雙過半” 08-12
-
5流動的史詩——新汴河⑩ |未來:生態與煙火的和鳴 08-11
-
6上半年宿州市經濟運行總體穩定 08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