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日英雄熱血護家國 三米石碑銘記魚水情
在碭山縣程莊鎮王明集村村民王益樸的宅居對面,有一座占地300多平方米的烈士陵園,這里長眠著皖北抗日英雄王次青烈士,紀念碑、紀念亭與蒼翠的樹木相互掩映,訴說著烈士為民族解放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。
王次青烈士陵園。 碭山縣委宣傳部供圖
“我伯父王次青,原名叫王傳謹,1907年出生時家庭貧苦,幼年時隨父母在他鄉乞討,后來家境稍有好轉才得到讀書。后來他投身軍隊,卻因不滿當局黑暗毅然返鄉,創辦王明集小學,后來又考入碭山師范學校。畢業后回王明集小學任教,當校長,受碭師共產黨革命活動的影響,他老人家就走向了抗日道路,從一名老師成長為一位英勇的革命戰士?!蓖醮吻嗔沂康闹蹲油跻鏄阏f。
王次青烈士紀念碑和紀念亭。 李艷龍 攝
紀念碑的碑文中,記錄了王次青從教書先生到抗日將領的轉變。王次青是碭南地方抗日武裝創建者之一。1931年,碭山淪陷后,面對日軍暴行,王次青一心想干一番革命事業,決定棄教從戎。1937年“七七事變”后,延安抗大的同志來碭山宣傳抗日,王次青深受鼓舞,多次召集碭南、永北的愛國青年謀劃組建抗日武裝。在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的支持下,他創建的皖北地方武裝不斷發展壯大,從六區直屬常備分隊分隊長,到碭南縣工委書記、辦事處主任兼新四軍碭南大隊大隊長,他帶領隊伍殺日寇、保家鄉,成為皖北一帶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抗日力量。
1939年4月,王次青率部護送民主人士梁漱溟過隴海路北上,返回途中在黃河故道北毛雷莊與數百名日軍相遇,他指揮30余人游擊小隊與鬼子激戰,戰斗至天黑,最終擊退敵人,打響了碭南抗戰史上第一槍。
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后,王次青在部隊中發展中共黨員,建立黨支部。多次率部破壞日軍鐵路運輸線,經歷大汪樓、小陳樓、胡屯等10余次戰斗,軍威大震。
“伯父這一輩子,心里裝的全是抗日救國和老百姓?!苯衲?8歲的王益樸老人,是王次青烈士陵園的守護人,從小聽老年人講著伯父的故事長大,他指著烈士紀念碑說,“那時候條件艱苦,伯父帶領隊伍在田間地頭、蘆葦蕩里與日寇周旋,經常幾天幾夜睡不好覺。有一次日寇‘掃蕩’王明集,他帶著隊伍拼死掩護鄉親們轉移,自己卻差點陷入重圍。”
王益樸珍藏的王次青革命烈士證明書。 李艷龍 攝
1941年5月,因碭南形勢惡化,王次青隨主力部隊開赴津浦路東洪澤湖地區從事對敵斗爭。1944年9月,新四軍四師收復碭南,王次青等人重新組建碭南工委、區委、區政府和碭南大隊。1945年4月,王次青率部準備開赴碭南內地對敵斗爭;4月4日凌晨,在戰斗中因部下叛變投敵,王次青被殺害,時年僅39歲。
“伯父王次青犧牲后,碭山、蕭縣、永城三縣的3000多名群眾為紀念他英勇抗敵的事跡,自發集資募捐建成這座高3米的烈士石碑,并在上面雕刻碑文?!蓖跻鏄阏f。
改革開放后,當地政府在烈士碑上建造了烈士亭,以保護這一革命遺址。“英烈垂青史,精神育新人?!痹泄仓醒胛瘑T、安徽省委書記王光宇,原中共淮陽地委書記、后駐古巴和巴西大使張德群,原中央八機部負責人魯鐘銘等領導紛紛題詞。
這些年,當地政府一直用心保護這片紀念地,2012年王次青烈士陵園被碭山縣委、縣政府列為碭山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;2022 年,又投入10余萬元資金,翻建烈士陵園門頭、維修紀念亭,讓烈士精神有處可尋、代代相傳。
如今,王次青烈士陵園已成為碭山縣重要的紅色教育陣地?!懊磕昵迕?,鎮上的干部、學校的師生、周邊的群眾都會來這里掃墓祭奠,聽烈士故事,學革命精神?!贝X山縣程莊鎮政府副鎮長王安說,僅2024 年清明期間,王次青烈士陵園就接待了近2000人次,成為碭山縣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場所。通訊員 李艷龍 記者 何雪峰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
-
2全國最大“煤電+熔鹽”儲能項目投運 09-01
-
3謝雙磊:一磚一瓦“鑲”出匠心路 08-30
-
4宿州市新增兩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08-30
-
5上半年全市縣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.2億元 08-28
-
6筑文化新地標 賦城市新動能 08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