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·抗日烽火路)皖東北革命根據地:重溫烽火歲月 傳承紅色基因
在泗縣,皖東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以豐富的史料、生動的場景,全方位展現了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全民族抗戰時期,皖東北革命根據地從開辟到發展壯大的波瀾壯闊歷程,是銘記歷史、緬懷先烈的重要紅色地標。近日,記者走進紀念館,循著歷史脈絡,重溫那段軍民同仇敵愾、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。
皖東北革命根據地地處淮河以北、津浦路以東、海鄭公路以南、京杭大運河以西的安徽東北部(含蘇北部分區域),是淮北抗日根據地的核心組成部分,而泗縣正是這一根據地的中心區。1938年,泗縣、盱眙、鳳陽、宿縣等地相繼淪陷,日軍在淪陷區燒殺搶掠,實施了大量慘絕人寰的暴行,當地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。
1937年8月底,上海黨組織率先派遣朱伯庸、戴紀亢等同志赴皖東北開展抗日救亡運動,他們訓練地方武裝、培訓青年干部、開展抗日宣傳,領導當地軍民,與日軍作戰,一度收復失地。1938年10月,江上青等共產黨員受中共安徽省工委派遣,隨國民黨第六區行署專員盛子瑾赴皖東北,通過創辦《皖東北日報》、建立中共皖東北特別支部、創辦抗日軍政干校等舉措,為根據地的開辟奠定基礎。
1939年,八路軍、新四軍力量相繼進入皖東北,抗戰局面進一步打開。同年5月,彭雪楓委派張愛萍、劉玉柱與盛子瑾會談,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。7月,張愛萍、劉玉柱與盛子瑾達成7項合作抗日協議。8月,八路軍、新四軍駐皖東北辦事處在泗縣張塘村成立,標志著皖東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。
1940年,皖東北革命根據地迎來關鍵發展期。2月,張愛萍指揮部隊取得大柏圩戰斗勝利,粉碎國民黨頑固派奪權企圖,國民黨安徽省政府下令通緝盛子瑾,盛子瑾迫于壓力,率其親信千余人出走。至此,皖東北國共合作抗戰的統戰關系結束,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自主地創建皖東北革命根據地。
1940年3月,蘇皖區黨委在泗縣青陽鎮召開全區第一屆各界人士代表大會,成立由共產黨領導的皖東北抗日民主政權,標志著皖東北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。
1941年皖南事變后,八路軍第五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,張愛萍率部回師皖東北收復青陽鎮,并于5月剿滅洪澤湖匪患,建立抗日民主政權。從此,洪澤湖地區成為皖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安全后方。新四軍第四師主力及豫皖蘇邊區黨政干部轉移至皖東北,中共皖東北區黨委成立,隨后邳睢銅、宿東、蕭銅、泗靈睢、泗五靈鳳等根據地相繼開辟,抗日前哨陣地持續拓展。
1941年8月,皖東北根據地發展為淮北根據地。1942年11月14日至12月16日,皖東北區經歷33天艱苦反“掃蕩”斗爭,簸箕姚戰斗、朱家崗戰斗等關鍵戰役的勝利,有效打擊了日偽軍氣焰。1944年8月,彭雪楓、張震、吳芝圃率領新四軍第四師主力4個團和蕭銅獨立團一部,從泗南縣半城鎮誓師西征,越過津浦鐵路進入路西。8月23日,新四軍第四師西進部隊在蕭縣小朱莊,一舉殲滅阻止西進的國民黨頑軍蘇北挺進軍第40縱隊。9月11日,新四軍第四師在河南省夏邑縣八里莊進行自衛反擊戰,全殲國民黨蘇北挺進軍第28縱隊1個支隊。此后,皖東北軍民持續發起攻勢作戰,1945年春季攻勢和大反攻階段,經過兩個半月的作戰,相繼解放皖東北各縣,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皖東北革命根據地自1940年3月正式建立抗日民主政權起,至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,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各項方針政策,大力開展政治、軍事、經濟、文化、教育等各項建設,取得顯著成效。政權建設上,實行“三三制”,保障人民民主權利;軍事建設上,有以新四軍第四師為主力的4萬余人武裝力量,并通過多次整訓、整編,綜合作戰素質不斷提升,戰斗力不斷增強;經濟建設上,開展減租減息和大生產運動,創辦工廠、興修水利、發行抗幣;文化教育上,創辦了《拂曉報》《軍事雜志》《淮流》《人民通訊》等刊物,組建文化協會、戲劇協會、拂曉劇團、生活劇團等文化團體;教育建設上,籌辦淮北中學,開設淮北蘇皖邊區行政干部學院,籌建泗五靈鳳中學,成立江淮大學等。
如今,皖東北革命根據地的烽火歲月已載入史冊,但那段歷史中凝聚的偉大抗戰精神,始終是激勵后人奮勇前行的寶貴財富。皖東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不僅是歷史的守望者,更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,讓每一位參觀者在回望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,讓革命的力量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。記者 錢景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宿州首單大額地表水水權交易落地 09-09
-
2第30屆碭山采梨節9月12日開幕 09-08
-
3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凝聚磅礴奮進力量 09-05
-
4以團結奮斗致敬歷史開創未來 09-05
-
51至7月宿州市經濟運行向優向新 09-03
-
61.97億元助學貸款護航學子逐夢 09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