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防“織網”護糧安 智慧農業促振興
9月5日的埇橋區夾溝鎮,秋陽正好,微風拂過五柳之家香稻米種植試驗示范基地,近200畝綠油油的稻田泛起層層漣漪。伴隨著陣陣嗡鳴聲,一架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,在田壟上空靈活穿梭,細密的霧狀葉面肥隨著旋翼的氣流均勻灑落,為一片片喜人的稻穗注入養分。
“今天無人機噴的是葉面肥,能讓稻穗長得更飽滿。”五柳之家負責人孫敏建站在田埂上,望著忙碌的無人機向記者介紹,“與傳統人工施肥相比,無人機作業具有效率高、成本低、噴灑精準、不受地形限制等優勢,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面積的施肥作業,大大提高效率。不僅節省人力成本,還提高施肥的均勻度,讓每一株水稻都能得到充足的養分。”目前,基地主要種植“寧香梗9號”“老香糯”等品種,口感軟糯,深受市場青睞。其中,“寧香梗9號”是2022年由省農科院在此試驗種植的品種,經過幾年的培育,已成為基地的主力品種。
為保障香稻米的品質,基地堅持綠色防控理念。田間架設的殺蟲燈日夜“值守”,以特殊光線吸引害蟲,有效減少蟲害發生。一張張黃色的粘蟲板分布在稻田各處,像一道道屏障,粘住前來侵擾的害蟲。這些黃板每隔半個月左右就會更換一次,確保防控效果。“我們堅持不打農藥,從源頭上保證香稻米的綠色安全。”孫敏建說。
在基地一角,智慧監測系統的顯示屏上實時跳動著各項數據:溫度、濕度、風速、風向、光照……這些數據為田間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。“通過智慧監測,我們能及時掌握作物生長環境的變化,從而及時調整管理措施,讓水稻在最適宜的環境中生長。”孫敏建告訴記者。
不遠處,幾名工人正在田間除草。“這已經是水稻的第四次人工除草了。”孫敏建對記者說,為了避免除草劑對稻米品質造成影響,基地始終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,雖然費時費力,卻能牢牢守住香稻米的品質底線。
五柳之家的良好發展態勢,也為周邊農戶帶來了福音。為了讓更多農戶共享優質稻米種植的紅利,五柳之家積極發揮帶動作用,引導周邊農戶加入香稻米種植行列。按照基地的成熟模式,實現統一種植品種、統一施肥標準、統一收購銷售,已帶動周邊約110畝稻田采用該模式種植。這種“抱團發展”的方式,不僅讓農戶們掌握科學種植技術,降低市場風險,還顯著提升當地香稻米的整體品質和市場競爭力,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切實加強田間管理,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作物生長情況,及時采取有效措施,確保今年夾溝香稻米豐產豐收。”孫敏建表示,將持續擴大帶動效應,吸納更多周邊農戶參與進來,推動形成“企業+基地+農戶”的良性發展格局,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。
· 版權聲明 ·
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

推薦閱讀
-
1宿州首單大額地表水水權交易落地 09-09
-
2第30屆碭山采梨節9月12日開幕 09-08
-
3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凝聚磅礴奮進力量 09-05
-
4以團結奮斗致敬歷史開創未來 09-05
-
51至7月宿州市經濟運行向優向新 09-03
-
61.97億元助學貸款護航學子逐夢 09-02